中国语言文学系
刘雪松
时间:2022-02-28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教师
教授、博士、硕导
主要从事文学理论与批评等领域研究与教学相关工作
刘雪松教授本科毕业于牡丹江师范学院,吉林大学博士毕业。历任文艺学学科带头人、省级精品课负责人、校级督导、黑龙江省文艺理论学会常务理事。出版专著3部,参编国家级精品课教材1部,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,主持省部级及厅局级项目8项。获得省级和校级奖项多项。
专著
1:《新时期文学批评的转型与走向》 20万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9年12月出版
2:《世纪之交文学批评的新潮》 25万字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10年8月
3:《90年代新锐批评家》 15万字 吉林大学出版社 2013年8月
教材:
参编国家级精品课程教材《现代中国文学》(1949——2008)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9年7月
论文:
1《文学批评与哲学关系》 《当代文坛》 2007年7期 cSSCI期刊 核心
2《学院批评的困境、进路之一种》 《当代文坛》2011年1期 cSSCI期刊 核心
3《周边话语的繁复与本体话语的荒芜》 《福州大学学报》2011年1期 cSSCI期刊 核心
4《文学批评的新景观》 《当代文坛》 2012年3期 cSSCI期刊 核心
5《90年代新锐批评家的现代性转向》 《学术交流》2012年6期 cSSCI期刊 核心
6《90年代的作家批评》 《名作欣赏》 2011年7期 核心
7《中国后现代文学批评对现代性的解构》 《作家》2012年3期 核心
8《解析反腐大剧<人们的名义>如何收获成功》 《电影评介》2017年5期 核心
9《主旋律电视剧:<大江大河>:谱写改革宏篇,书写人民“心史” 》《电影评介》2019年1期 核心
10《近几年主旋律影视剧的创新性探索》《电影评介》2019年10期。核心
11 《现代性视域下的新左派文学批评》 《山花》2014年6期。 核心
12《文学批评的回顾与反思》《大家》 2012年2期 省级
13 《建立多元共存的批评格局》 《长春工业大学学报》2008年5期 省级
14《作协批评的衰微与诸种批评的兴起》《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》2013年6期 省级
15《从整体走向分裂——新时期文学批评的历史走向之一》《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》2019年8期。省级
16《文化批评的历史性登场》《文学教育》2013年3月。省级
17《20世纪90年代上海批评家群体扫描》《通化师范学院学报》2007年7月省级
18《语文教育与人文教育》《小学语文》2012年6月。省级
19《丰富中的贫困——上世纪90年代以来文学批评现象之一》《电影评介》2013年1月。省级
20《从整体走向分裂——新时期文学批评的历史走向之一》《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》2019年8月省级
21《在合作式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意识——以美学《喜剧》教学为例》《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》2012年7月。省级
22《文学批评:由感性的张扬走向理性的批判》《牡丹》2020年5期。
科研项目(部分):
2013主持《新左派文学批评研究》,省哲学社科规划项目
2018主持《新时期文学批评的转型与走向》,省哲学社科规划项目
2013主持《90年代新锐批评群体研究》,省教育厅项目
2016主持《新时期文学批评的转型与走向》,省教育厅项目
2011主持《20世纪90年代文学批评的新景观》,校级项目
2013主持《美学教学中学生理论思维品质的培养》,校级项目
2018年主持《“对分课堂”下的文学概论课程可行性探索》,校级项目
科研获奖:
专著:《世纪之交文学批评的新潮》获2011“牡丹江师范学院优秀科研奖” 校级
论文:《语文教育与人文教育》获教育部 2013“第九届全国语文规范化知识教育论文评比大赛” 二等奖 省部级
荣誉称号:
1、电力工业部“东北电网优秀教师”称号1994年(省级)。
2、电力工业部“黑龙江省电力系统第四届劳动模范”称号1997年(省级)。
3电力工业部“黑龙江省电力工业局优秀教师”称号1994年(省级)。
4电力工业部“黑龙江省电力工业局优秀教师”称号1996年(省级)。
5电力工业部“黑龙江省电力工业局‘三八’红旗手”称号1995年(省级)。
6、牡丹江师范学院“三育人”先进个人。2019年 (校级)